辦公電話:0531-68818776
郵箱:1042335123@qq.com
地址:濟南市東八區(qū)企業(yè)產業(yè)園33棟8層
地址:煙臺市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長江路200號1號樓25層
鐵道機車廠家
與CRH有關的主要有四家:長客、唐車、四方有限、四方股份。
長客 :全稱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,是北車集團的下屬子公司,而 北車前身為北方機車車輛集團,08年掛牌,總部在北京;
唐車 :唐山機車車輛廠,我國最早鐵路機車公司,歷史可追溯到清末的唐山修車廠(唐山大地震中受損的那個鐵路機車廠就是它),九十年代成為老中車下屬企業(yè),2000年分家后唐車歸北車集團,本來虧損嚴重,但接手CRH3系后咸魚翻身,與長客同為北車兩大動車組制造單位;
四方有限 與 四方股份 :均隸屬南車集團,而南車02年掛牌,總部在青島(南車與北車的前身均屬于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(yè)總公司,即老中車,2000年之后陸續(xù)分家為南車和北車,15年又再次重組為新中車)。而四方有限與四方股份原為四方機車廠,2000年大分家后均隸屬于南車集團, 其中四方有限原本主營檢修配件業(yè)務,但與龐巴迪合資后開始涉足制造領域。(亂不亂?我反正是凌亂了……)
高鐵與動車的區(qū)別
最簡單的區(qū)分就是:高鐵是“路”,動車是“車”。先解釋下什么是動車大家就知道其中的區(qū)別了:
動車,就是自帶動力的車廂,所以傳統(tǒng)火車的火車頭就是動車,而傳統(tǒng)火車的拖車部分無動力,所以又叫單動車。而動車組就是連無動力的載客車廂部分也有動力,即多列動車串聯(lián)在一起,所以叫動車組(但關鍵是這種編列是固定的,不是重聯(lián)那種概念)。而具體又可以分為動力集中型和動力分散型兩種,動力集中型就是動力機車在兩頭(或只有一節(jié)動車),中間載客部分依然無動力,而分散型就是載客車廂也有動力,但大部分是部分有動力(我國目前的CRH動車組都是動力分散型)。所以,注意咯。所謂動車組,與速度是無關的,許多人先入為主的認為動車組就是速度很快的那種,其實哪怕時速只有10KM/H,哪怕是用蒸汽或者內燃機動力,只要是動車固定編列串聯(lián)的,那就是動車組。
而高鐵,即高速鐵路,嚴格來說是一個系統(tǒng),包括路軌系統(tǒng)、信號管制系統(tǒng)、車輛系統(tǒng)等等子系統(tǒng),所以注意了,其中的車輛部分——動車組,只是高鐵的一個子系統(tǒng),所以那種用高鐵來直接稱呼列車本身的叫法其實所錯誤的。
而之所以那么多人分不清動車和高鐵的區(qū)別,這個鍋八成得由鐵道部來背。因為我國在開始采用高鐵后,在原有國鐵一級的上面單獨劃了一個高鐵級,而國鐵一級又主要分為快鐵和普鐵兩檔,所以我國高鐵時代的主力鐵路路線劃分大致可分為為高鐵-快鐵-普鐵三級,其中在高鐵級線路上跑的就是G字頭車,在快鐵上跑的就是D字頭車。而這些動車組又可根據(jù)速度大致分為高速(250Km/h及以上)、中(快)速(200Km/h左右)、低速(160Km/h及以下)。
那么問題就來了,首先,與高鐵對應的高速動車組,我國給了G字頭的標號,而與快鐵對應的中(快)速動車組,我國則給了D字頭的標號(這是無數(shù)人誤把“動車”這個概念與“高鐵”這個概念對應起來的根源);其次,這兩個三級劃分也不是嚴格對應的,比如高鐵上也可以跑D字頭的動車,而快鐵上也可以向下兼容普鐵的列車;最后,在對外宣傳上,鐵道部和現(xiàn)在的鐵路局也是非常的不嚴謹,一律把高鐵的列車叫做動車組,或者用高鐵來指代整個CRH家族,造成了極大的混亂。如果當初能把CRH的家族清晰的區(qū)分開來,比如分別叫做“高速動車組”和“快速動車組”,也就不會出現(xiàn)后來那么多麻煩乃至公關危機了。
所以判斷一條線路是不是高鐵線路,一是要看路的級別,二是要看車的級別,舉個例子,723事故為什么不能被叫做高鐵事故?因為,一,事故的甬溫線本身是快速鐵路的級別;二,發(fā)生事故的兩列車的車型分別為CRH2E和CRH1B,均為運營時速200左右的早期CRH型號,標號是“D”字頭,所以不管從車還是路的定義來劃分,723事故都是快鐵事故而不是高鐵事故。
這里順便再次明確下,“CRH”這三個字母并不是指列車,而是整個中國高速鐵路系統(tǒng)的牌子(就像新干線是日本高速鐵路系統(tǒng)的統(tǒng)一牌子,下面也分多條多等級線路和車系),列車本身有自己的型號系統(tǒng),同時還有個“和諧號”的統(tǒng)一名字(這個與新干線的隼號、希望號、櫻號等名字是不同的,人家是按路線劃分的,我們這個和諧更像是領導給整個CRH動車組家族的榮譽稱號,但CR400以后不再用和諧這個名字了),反正這命名系統(tǒng)的蛋疼我已經領教夠了
我國早期動車組
為加深大家對動車組這個概念的理解,這里舉幾個我國早期動車組的型號:
東風型柴油動車組(NMI)——我國最早自研動車組,1958年四方機車廠榮譽出品,動力集中式,2動4拖,柴油機動力(就是T-34上那個著名的V-2發(fā)動機的鐵路機車版),液力傳動(我國第一種液力傳動柴油機車),時速120Km/h,中間的載客車廂還是時髦的雙層式。
NC3——我國最早進口動車組,1962年引進,匈牙利岡茨馬瓦格公司出品,動力分散式,2動2拖(不太明白這個分散是怎么個分散法,是指動車與拖車間隔串聯(lián)?),柴油機動力,機械傳動(NC不是腦殘,是內齒的縮寫),時速128Km/h。
“天安”號公務動車組——1991年四方機車廠出品,動力分散式,柴油動力,液力傳動。
DDJ-1“大白鯊”——我國第一代電力動車組代表作之一,1999年株洲電力機車廠、唐車、長客、四方、浦鎮(zhèn)等聯(lián)合出品,動力集中式,1動6拖,交—直流電傳動,時速200Km/h。
DJJ-1“藍箭”——我國第一款投入量產的電力動車組(共生產8列,上面的大白鯊只有1列),2000年株洲電力機車廠出品,動力集中式,1動6拖,交-直-交傳動,時速200Km/h。
DJJ-2“中華之星”——我國CRH系列出現(xiàn)之前動車組最高速度保持者,2000年株洲電力機車、四方機車、長客、大同電力機車等聯(lián)合出品,動力集中式,2動9拖,交-直-交傳動,設計時速270Km/h,2002年11月27日在秦沈客運專線(我國第一條高鐵線路)以短編組(2動3拖)創(chuàng)造出321.5Km/h的我國鐵路最高速度記錄,這個記錄直到2008年CRH2C在京津城際鐵路上進行測試才被打破。
DJF-3“長白山號”——CRH之前最后的自研電力動車組(不算出口單),仿德國ICE-3,2003年長客出品,動力分散式,6動3拖,交-直-交傳動,只生產了2列,可謂生不逢時。
除此之外,還有廬山、先鋒、春城、X2000新時速、普天、天馳、中原之星、NYJ1等等等等各式各樣的動車組,另外還有出口納米比亞、格魯吉亞、委內瑞拉等國的出口型動車組,是不是感覺三觀被刷新了?
就寫到這里吧,最后用昨天刷爆朋友圈的那幾張圖做個結尾。